4月21日晚,博雅大讲坛第四百一十讲之两汉今古文经之争于我校东区新图书馆一楼视听室开讲。本次讲座由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潘柏年担任主讲人。
我校部分学生到场聆听讲座。
讲座上,潘柏年向在场学生提出“十三经是什么”、“十三经分别为何人所注”等问题,并以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与在场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对此问题进行回答,带领他们走进本次讲座的主题——两汉的今古文经之争。随后,潘柏年通过讲述论题“两汉今古文经之争”的重要性及其缘起、经过,两汉经古文经学异同、合流以及学者郑玄对两汉今古文经学的融合,让在场学生对“今文经”和“古文经”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潘柏年强调,作为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学生,必须要明白古文经与今文经的概念,了解它们的发展史;其他专业的学生也要对两汉今古文经的内容及发展有所掌握。 此外,潘柏年从论题出发,以刘歆争立古文经为例引出“争立学官”的概念及其发展。在讨论今古文经学的异同时,他表示,古文经保留了周礼制度,今文经则重视细节。 文学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潘柏年讲述郑玄融汇今古文经学时强调当代人读经书是为了想更加了解古代文化,而对研究今古文经学来讲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读经只是手段,但目的则是为了治国。
讲座最后,潘柏年向在场学生提及《易经》的基本道理是中庸之道,告诫在场学生要在最恰当的时间做最恰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