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晚,博雅大讲坛第二百二十二讲之——“如在目前”与“见于言外”于我校东区学术报告厅开讲。本次讲座由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晶担任主讲人。
讲座上,张晶以中国诗学的审美价值标准为切入点,从诗学角度探讨了“言外之意”、“韵外之致” 在诗的内视之美中产生的根源,并表明在中国诗学中有相当多的论述描述了诗歌意象或意境的内视之美,揭示了其与“言外之意”、“韵外之致”的逻辑关系。他指出,诗的内视之美在于经过主体的“拟容取心”而产生的圆融整一的意境,主体的知觉功能是最重要的因素,从诗的艺术媒介来说,诗人的内在构形是产生“言外之意”的基础。此外,张晶认为,文学是艺术中的一个门类,文学与一般文字的区别就在于它所营造的“内在视像”。文字本身并不是审美对象,只有在进入人的内心之后产生的情感和图像构成的“内在视像”才是文学的审美品性。
最后,张晶以中国古代的诗论及西方的画论为例,分别从诗人创作的角度、何谓“内视之美”、究“内视之美”渊源所系三大方面解析了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共同具有的审美品性。